(4)预应力复加。
a在第一次加预应力后12小时内观测预应力损失及桩顶水平位移,并复加预应力至设计值;
b当昼夜温差过大导致支撑预应力损失时,应立即在当天低温时段复加预应力至设计值;
c桩顶水位移速率超过警戒值时,可适量增加支撑轴力以控制变形,但复加后的支撑轴力必须满足设计安全度要求。
3测量监控要点
(1)开挖前审查施工单位作出系统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项目、测点布、监测方法、监控报警值、监测频率、报告制度等要满足设计基坑变形控制的要求。
(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并复测施工单位建立的监测网,对施工全过程实施监测,确保安全。监测项目一般应有:桩顶位移、基坑周边房层和管线、坑外地表沉降、坑底隆起、支撑轴力等。
4
f(3)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
(4)变形速率围扩结构一般一级控制在2mm天,二级3毫米天,管线根据管线要求定,当变形速率超过时应加密监测频率,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监测报告随增加频率,及时汇总上报。雨天加强观测频率。
(5)对关键部位和变化较大的测点要绘制变化曲线表。
(6)每天都有日报表及时指导施工,每周监理单位要作与工况相应的分析报告,并与业主测量队或第三方监测数据汇总。当出现报警值速率或累计值要组织分析,提出对策意见。
(7)测量监理工程师及时收集、分析监测信息,当数据出现异常,总监要组织专题分析会,动态的优化施工参数,甚至施工方案,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
(8)注意基坑开挖后盾构端头加固旋喷桩对基坑变形影响,如有变化加大监测频率。
4降水控制要点
5
f41钻孔作业
(1)检查钻机是否按井点位就位,位偏差不大于10cm。
(2)检查承包商钻孔施工记录和成孔质量,垂直偏差应控制在1以内,成孔深度应比设计深度深05m以上。确认后方可同意承包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2井管制作与安装
(1)检查井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尺寸,检查无砂管质量。
(2)应用吊车将井管垂直放进井内,井管应位于井孔中央,包扎滤网要严密,管顶应高出地面05m左右。
(3)检查滤料的填充:井管下入井后,应及时向井管与孔壁之间填充砾石滤料,滤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填充滤料要连续均匀,不得冲击井管。
6
f(4)井的封口检查:滤料从孔底填至距井口1m时,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粘土分层填充并夯实。
43水泵安装及抽水试验
(1)检查洗井工作:沉渣是否全部清除,是否抽出清水,要求井洗至达到抽出清水为止。
(2)抽水设备可根据井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