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CHA2DS2VASC积分表2进行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将房颤的危险因素分为主要危险因素卒中史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及年龄≥75岁和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女性、年龄6574岁和血管疾病,即心肌梗死、复合型主动脉斑块以及外周动脉疾病等。建议直接根据危险因素选择抗栓治疗策略,存在一个主要危险因素或两个以上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即CHA2DS2VASC积分≥2分者需服用口服抗凝药物OAC存在一个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即CHA2DS2VASC积分为1分者,服OAC或阿司匹林均可,但优先推荐OAC无危险因素,即CHA2DS2VASC积分0分者,可服用阿司匹林或不进行抗栓治疗,不抗栓治疗优先图1。既往常用的CHADS2积分表3相对简单,便于记记,但对卒中低危患者的评估不够细致。EuroHeartSurveyforAF研究发现,与CHADS2积分比较CHA2DS2VASC积分具有较好的血栓栓塞预测价值。特别是对卒中低危的患者,CHA2DS2VASC积分优于CHADS2积分。然而,ESC2010指南提出的抗栓方案明显扩大了房颤患者需要服用华法林的指征。譬如,一位30岁的女性孤立性房颤患者,CHA2DS2VASC积分为1分,华法林属推荐应用。由于这部分患者的年卒中风险实际上并不高,因此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的效益风险比是否合理仍还需要前瞻性研究加以评估。CHA2DS2VASC积分是基于欧洲人的资料,而亚洲和欧洲人的卒中类型存在差异,
fCHA2DS2VASC积分能否应用于我国房颤诊疗的临床实践尚不明确。考虑我国的医疗现状和CHA2DS2VASC积分尚待进一步评估,CHA2DS2VASC积分仅可做为房颤卒中危险评估的参考。22抗凝出血危险评估在抗凝治疗开始前对抗凝出血风险进行评估是房颤患者评估的一部分。ESC2010指南引入了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评价房颤患者抗凝出血风险表4,积分≥3分时提示出血“高危”。出血高危患者无论接受华法林还是阿司匹林治疗,均应谨慎,并在开始抗栓治疗之后加强复查。3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31节律控制的原则ESC2010指南指出采用心律控制策略主要是为了缓解房颤相关的症状,相反,对于无明显症状的患者或控制心室率治疗后无症状的患者,通常不需要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指出,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应注意以下原则:1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房颤相关症状2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有限3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减少房颤发作而不是消除房颤4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可换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5药物的致心律失常效应和心外不良反应常见6同疗效相比,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