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孔布置三组Φ200mm的导管,导管之间的间距30米,两端导管距孔端10米,二期槽孔同样布置三组同直径的导管,导管间距28米、两端导管距孔端10米。导管的连接和密封必须可靠,接头处和管壁严禁漏浆,下设前应做密封实验,导管底口距槽底控制在1525cm,范围内,导管的组合由长短管组成,在导管上部组装2节短管,以便在开浇后不久就可拆除,在砼浇筑后期,因为混凝土冲击力小、下料慢,容易堵管,所以导管要勤提勤放,保证混凝土面达到设计要求。当槽底高差大于025M时,应将导管置于控制范围的最低处。槽孔浇筑严格遵循先深后浅的顺序,即从最深的导管开始,由深到浅连续浇筑。浇筑前先下入可浮起的隔离塞球,经过计算,准备好足够的混凝土,保证导管底端有足够的尺寸被混凝土埋住,保证浇筑质量。在浇筑过程中,应保证连续供料,一气呵成,保持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0米,但不超过6米以防泥浆混掺或埋管,保持全槽混凝土面均衡上升,上升速度不小于2米小时高差控制在05米范围内。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测量做好混凝土面上升记录防止堵管埋管导管漏浆和泥浆混掺事故的发生。至少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槽孔内的混凝土面深度,并及时填绘混凝土浇筑指示图,以便校对浇筑方量2质量控制1)浇注过程中,若发现导管漏浆或混凝土中混入泥浆,立即停止浇灌,并根据以下几种现象判定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经检查发现导管下埋深度不够,相差过大;经检查发现导管拔出混凝土面,且浇注了一段时间;按实测浇筑高度计算的浇注方量超过计划方量过多,且持续反常;经检查发现导管内进浆或管内混凝土面过低;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混凝土浇筑要一气呵成,不得中断,并控制在4-6h内浇完,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间歇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5mi
内,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30mi
,否则孔内混凝土流动性丧失,使浇注无法继续进行,造成断墙事故;3)浇灌时要保持槽内混凝土面均衡上升,导管不能作横向运动,否则会使泥渣泥浆混入混凝土内。各导管处的混凝土面高差不宜大于03m。导管提升速度控制与混凝土的上升速度相适应,始终保持导管在混凝土中的插入深度不小于15m,也不能使混凝土溢出漏斗或流进槽内,污染泥浆;4)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要经常用测深锤测量混凝土面实际标高(至少三处,取平均值)计算混凝土上升高度,导管下口与混凝土相对位置,统计混凝土浇灌量,及时做好记录。5)搅拌好的混凝土在15h内浇注完毕,否则应掺加缓凝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