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杨绛:读书是一生的信仰
作者:张艺曦来源:《齐鲁周刊》2014年第24期
杨绛、钱钟书夫妇,是现代文化史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104岁高龄的杨绛,将读书当做一生的信仰,并以“好读书”的形式,完成了自己对后辈读书人的奖掖。可以说,杨绛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盏明灯。
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杨绛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杂忆与杂写》的自序中说:“我近来常想起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蓝德的几行诗:‘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因此,我把抽屉里的稿子整理一下,汇成一集。”阅读杨国良所写的《杨绛:“九蒸九焙”的传奇》,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杨绛一生最本初、最纯粹、最持久的信仰是读书。”杨绛一生与书为伴,即使目前104岁高龄,仍手不释卷。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杨绛与钱钟书一生的共同兴趣读书,据杨绛回忆,最初唤醒他们共通的人间情怀莫过于书。在俩人的婚姻生活里,读书、治学、探讨、比赛谁读书多,成为常有的情趣,而这些日以夜继的坚持让他们的婚姻跳脱出小情小调的牵绊,实现了真正的心灵碰撞。或因如此,即使他们也同样要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日子,杨绛甘为“灶下婢”,他们也不似常人夫妻间为俗务没玩没了地争吵,他们需要更多时间读更多的书交流享受更多精神乐趣。
杨绛一生读书并乐在其中,为此曾挨过几下“棍子”,被批评读书不应是“追求享受”。她当时只好低头认罪,却直言自己确实不是苦读,“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而非要追究其“乐”来,却不足以对外人道。
杨绛曾感叹道:书的境地堪比佛说的“三千大千世界”,大极了。作为读书人可足不出户,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由此看来,读书就是修行。
曾经有一个人十分崇拜杨绛,高中快毕业时给杨绛写一封长信表达仰慕之情及陈述人生困惑。杨绛很快回复,只写了一句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活着,是对亡者的一种安慰
6月初,《钱钟书手稿集外文记》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杨绛为其题写了书名。座谈会上,104岁的杨绛发来录音表达了她的喜悦之情:“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外文笔记出版。”
多少年来,杨绛一直在整理钱钟书的遗作。
杨绛的女婿在文革中被逼含冤自杀,十多年前,她唯一的女儿因病医治无效去逝,第二年,与杨绛共同生活了六十多年的伟大学者作家钱钟书老人也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了她。与她最亲的人都相继离去,但她很快从悲伤中振作起来,以完成丈夫和女儿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