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共105分)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多选和不选均不得分。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14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2.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A.平整土地B.修水平梯田C.深耕改土D.造林种草3.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A.植被破坏B.人口过度增长C.贫困D.环境恶化4.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A.经济可持续发展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生态可持续发展D.减少污水排放量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59题:5.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A.干湿地区B.自然区C.高原区D.热带雨林区6.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7.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貌C.水文和土壤D.植被和水文8.该植被最有可能是A.草原C.硬叶林A.酸雨B.苔原D.针叶林B.固体废弃物污染
图1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D.干旱和大风现象
9.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C.土地沙化D.臭氧层破坏10.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A.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构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1112题:
f
1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吸烟除尘B.美化环境C.防风固沙D.净化空气1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314题:1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C.沉积作用D.风化作用1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A.滥伐森林B.开山取石C.过度放牧D.风化作用图2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5118题:15.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