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武装割据”。4综合运用: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
(三)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识记:(1)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2)“赣南会议”。(3)反福建“罗明路线”的斗争。(4)中央红军的战略大转移。2领会:(1)革命根据地的建设。(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3简单运用: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要错误及其危害。4综合运用:(1)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意义。(2)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意义。
f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1识记:(1)九一八事变。(2)华北事变。(3)七七卢沟桥事变。(4)伪“满洲国”。2领会: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3简单运用:日本在中国占领区的殖民统治。4综合运用: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
(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1识记:(1)察哈尔抗日同盟军。(2)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抗日反蒋事变。(3)《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保卫中国同盟。(4)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5)八路军、新四军。(6)邓玉芳、马本斋、陈嘉庚。2领会:(1)《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2)瓦窑堡会议。(3)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3简单运用:(1)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4综合运用: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以及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1识记:(1)台儿庄战役。(2)为国捐躯的国民党将领。(3)豫湘桂战役。2领会:(1)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的对内对外政策。(2)中国战区与中国远征军。3简单运用:国民党正面战场溃退的原因。4综合运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开展的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日文化工作。
(四)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识记:(1)洛川会议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2)敌后抗日根据地。(3)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和英雄群体。(4)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反共高潮。(5)“三三制”政权。(6)精兵简政。(7)教条主义。(8)中共七大。2领会:(1)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3)大生产运动。3简单运用:(1)中国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及其关系。(2)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4综合运用:(1)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2)毛泽东《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3)中国共产党关于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