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对南京房地产的影响
1人口数量:
趋势和数量:城市“拉力”强,南京暂住人口10年增6倍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城市相对于农村,拥有更充足的物质和更多元的文化生活。城市对农村人口有着强大的“拉力”。过去10年间,南京市按照“大南京、新南京”的理念,逐步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等“五个一体化”,城市“拉力”效应明显,流动人口增长迅速。根据户政管理暂住人口调查,2000年全市累计登记暂住人口为472万人,而2009年已达2855万,10年间南京市暂住人口登记数量增长了6倍。在这10年中,每年净流入人口基本上都超过10万人。2006年、2007年年均增加1567万人,年均增长131。持续、较大规模的外来人口为南京的建设和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2人口构成
按性别分男305244826244341214363248733238047121707956073546281556411410071255650203766105669404219440767428014208308219706女290554425093371149481227169228135122728100075329952141422135985624082219380593694406609424926396207195386200821
地区全市市区城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郊区浦口栖霞雨花台江宁六合县溧水高淳
总人口5957992513377123638444759024661822444351956826845802970632769927496472397571199363810828865693824221403694420527
性别比例以女性为100105061045910564109491043499179554107481100510369106161051411278994110373108031066110940
3男女比例性别和年龄: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青壮年超过一半
f统计显示,南京男性流动人口明显多于女性。2010年实有暂住人口中,男性为939362人,女性为569896人,男性较女性多369466人,性别比例为165:1。在年龄方面,流动人口的构成中主要以青壮年流动人口为主。16岁以下为17万人,占总数的11;17—25岁为557万人,占总数的369;26—45岁为768万人,占总数的509;46岁以上为167万人,占总数的11。4来源和分布:近四成来自省外,暂住在江宁区的最多南京市流动人口中,来自江苏省以外的居多。根据实有暂住人口统计,2010年暂住人口登记数中,来自江苏省省外市、县的有938万人,占总数的622%;来自江苏省其他市、县的有571万人,占总数的378%。从流动人口来源省份看,以周边省份流入居多,尤其是安徽省人口流入占绝大多数。流动人口来源省份前10位的分别是安徽、河南、四川、山东、湖北、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和陕西,其中来自安徽省的有428万人,超过其他9省之和。
南京流动人口分布广泛,但各区县之间分布不均衡。总体看,主城区流动人口数量多于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