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利用机制,加强生活用水二次利用,减少污水排放;增强人民的节水意识,提倡全民节水。建设节水型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地貌地形进行雨水的蓄水工程,节约地下水资源。3、能源
18
f大名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文本
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存量。加快工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减少重工业的能耗。在全社会提倡生态消费。
第八节
县域文物保护规划与旅游发展规划
第44条历史文化保护目标近期目标:以保护为主,保护和抢救面临破坏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搬迁不合理占用文物古迹的机关和单位。完善古城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文物保护总目标的实施奠定基础。远期目标: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得到较好的保护和利用。历史街区环境得到有效地保护和整治。历史文物格局和风貌得到保护。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第45条历史文化保护原则
1、坚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强化历史文化遗产和资源的重要价值,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2、坚持“原真性保护”的原则。3、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4、坚持“可读性”原则。凡是历史文化遗物,都会留下沧桑岁月的印痕。我们可从这些痕迹上读取“历史事件”和逐步演化的过程。5、坚持积极保护的原则。强化文化职能,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增强发展活力,促进文化复兴,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坚持“可持续性”原则。坚持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与创新,使历史文化遗产和资源“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第46条文物保护规划
大名县境内文物古迹颇多,共有文物保护单位69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
19
f大名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文本
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保单位7处,县级文保单位33处,未定级文保单位16处。1、大名府故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按国家有关规定,将故城保护级别分为重点保护范围、一般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三级。建议城墙遗址向外扩20米,建筑遗址向外扩40米,划为重点保护范围;推测的府城墙基线向外侧扩100米,上水关外包括水池的安全控制范围,南门口到摆渡口一段向南扩展,包括旧河道的安全控制范围,划为一般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为控制文物的环境风貌的区域,以一般保护范围向外500米控制的区域为建设控制地带。2、其他主要文物古迹保护大名城内和近郊除大名府故城遗址外,有各级文物保护点7处,其中,省级重点保护单位5处(五礼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