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教案首页
第12周5月14日第1、2节
授课章节: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对比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坚持“四个全面”和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
2、培养学生致力于实现“四个全面”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性的态度。
重点:
理解“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与意义
难点:
培养学生对“四个全面”理性、建设性的态度,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参与意识、贡献意识和责任意识。
教学类型: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f【新课导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要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讲授新课】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第一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跨过了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全面小康有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更全面的要求,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习近平强调,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
f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整体性目标要求,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完全没有差距是不可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针对全国讲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