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明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怜惜,希望时间可以停留,春光勿去。尾联写诗人感慨就算重来也会像今日与牡丹离别一样伤感,到时只能看到牡丹随风凋落,为莎草作陪衬的景象了。全诗在感伤中结尾,为惜花的主题补上最后一笔。
四、石家庄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7~8题。菩萨蛮纳兰性德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笔两句以如椽之笔描绘景物,黄云、紫塞、女墙、乌啼,边塞苍凉之感油然而生。B.“落日”两句,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场面宏阔,呈现一片苍茫萧索之景。C.这首词意境雄浑,黄云浩渺,紫塞绵延,万山横亘,猎马驰骋,抒发了戍边的豪情。D.词作上阕遒劲豪迈,下阕韵致绵长,从浩荡塞歌转为低回离歌,格调豪迈而幽婉。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抒发了戍边的豪情”错,本词虽然词风豪放,意境开阔,但“黄云”“紫塞”“落日”等词色调苍茫,乌啼、马嘶声声悲凉,况且词人明确说“笳声听不得”“秋梦不归家”,由此可知词人想要表达的应是戍边之苦和思家之愁,而非“戍边的豪情”。答案:C8.词人在下阕是如何抒发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的?请具体分析。6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考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本题解答
f方向指向明确,考查下阕的抒情手法。下阕共四句,前两句借景抒情,听不得的笳声、空寂的城池、无边的黑夜使词人倍感孤寂,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第三句直抒胸臆,用不得归家的秋梦直接表达思乡之情;最后一句以景结情,通过灯花纷落的残灯,可以想见词人的孤寂和思乡情切。
答案: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空城、黑夜、笳声呜咽,使词人更感孤独萧索,引发其思乡之情。②直抒胸臆。“秋梦不归家”一句直接点出深沉悲怆的思家之念。③以景结情。“残灯落碎花”写残烛燃尽,灯花纷落,词人归梦不成,辗转难眠,思家之愁在这漫漫长夜愈深愈浓。若答“以哀景衬哀情”或“衬托”亦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诗歌鉴赏:这首词作于词人的妻子卢氏病故后,词人秋天随康熙帝巡边塞时。词人离家来到千里之外的边塞,触景生情,深秋的梦也不能带他回到家乡,未免孤寂,生出思乡之情,于是创作出了这首抒发满心愁绪的词。
上阕写塞上黄昏之景,描绘边塞黄昏苍凉的秋色。首二句以如椽之笔写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