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作者:陈令春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06期
“数学学困生”:即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在数学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课标基本要求的学生。我们教师应充分关注学困生的学困现象,分析产生学困现象的因素,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一、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经过对多年来的学困生的分析,发现学困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特别对于某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定理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2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调查表明,学习方法、策略是影响学业成绩的又一因素。初中生,年龄小,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最优解答,解题后进行总结、归纳、推广和引伸等科学的学习方法。3考试障碍调查发现,数学学困生往往在数学考试中无法得到正常发挥,这种心理障碍大体在考试中表现为:1惧怕心理;2心理焦急造成审题马虎;3处理不好“不全会”与“全不会”关系。考试障碍严重影响学困生正常数学水平的发挥,使学困生得不到满意的数学成绩,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4教师教学方法不当41教师教学上要求“一刀切”。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几十个知识、个性差异的学生,常常发出同一个指令,很少考虑到高、中、低不同水平的情况。42教学方法上灌输型盛行,教师讲得过多,学生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状况,缺乏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忽视知识的形成,使一些知识在理解上出现片面而又得不到及时矫正的学生渐渐分化成了学困生。43作业布置过多或偏少,学生作业抄袭现象严重,作业有效度极低,学生普遍把作业当作“任务”对待,因此难以反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二、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教师在学困生的转化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1更新教育观念,优先实现面向学困生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决不是“淘汰”要实现数学教育教学目标,数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优先面向数学学困生,以此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困生转化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对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