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9,高职高专为62,比2011届均上升了2个百分点。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学(87),其次是工学(76),最低的为农学和法学(均为53)而高职高专专业相关度最高的专业大类为医药卫生大类。(86),其次是土建大类(80),最低的为轻纺食品大类和电子信息大类(均为52)。“学非所用”的现实背后,另一种尴尬也随之凸显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此次报告也显示,“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对于2012届大学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报告显示为‘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所以说,在加强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对接性的同时,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仍是关键。”王伯庆认为。“体制内”单位仍最受青睐报告同时对2012届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体制内”单位仍最受毕业生欢迎,而吸纳“45本科毕业生和61高职高专毕业生”、作为“大学生就业主战场”的民企和中小用人单位却成为不少人“退而求之”的选择。报告显示,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9;在“民营企业/个体”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50。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4;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45。“应着力培养‘眼低手高’的就业观念。”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以往不少高校在就业引导、课程培养上过多强调留在一线城市、“体制内”单位,很少关注人力资源需求和学生需要,对此,应着力进行转变。高职毕业生创业比例高于本科
f报告同时表明,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略有上升。2012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20,比2011届高04个百分点,比2010届高05个百分点。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是29,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的12。“对于自主创业,不能操之过急。”对此,周凌波如此评述,“‘创业带动就业’需要给大学毕业生一段时间,这牵涉到阅历、经验、资金等多方面的准备。”(本报记者邓晖)31大学生“学非所用”除了对就业率的关注,公众对于专业还有另外一重期待:能否学以致用。对此,报告显示,2012届受雇全职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中,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9,高职高专为62,比2011届均上升了2个百分点。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