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章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涵义及其本质属性★★★(选择、辨析)
一教育的涵义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③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本质属性)。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或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自觉的或系统的。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核心)和家庭教育。①即有意识地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一切活动的总称。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②
二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过程)。首先,教育是一种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这表明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其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④,这表明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有本质区别;最后,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要求三者之间的矛盾运动。教育基本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阶级性。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的永恒性: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2教育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3教育的历史性: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统治阶级制度密切相关,并随之变化而变化发展的。教育相对独立性表现:一是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二是教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
●2013上半年5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C)A决定作用B动力作用C主导作用D基础作用●2013上半年22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错误。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广义的
教育,指①狭义的教育,指②。故,教育是有目的地影响人的活动。1
f2
③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