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医诊断学教案
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
f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内蒙古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课程示范教案
教学单元题目绪论2学时
教学要求
1、熟悉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2、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3、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4、了解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及学习本门课程的方法。
教学内容
重点内容
所要解决的疑难点
绪论一、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1、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切诊)2、辨证(八纲、病性、脏腑、六经、卫气营血等辩证方法)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1、司外揣内2、见微知著3、以常达变四、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1、整体审察2、四诊合参3、病证结合五、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略)
讲授的重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解决的疑难点:中医诊断为什么要四诊合参?本篇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方法。板书或多媒体示教。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可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
教学方法
预习要点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思考
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教研室审阅意见
_____________(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中医诊断学简史可让学生作为自学内容,因已在中国医学史这门课中学过这部分内容。
f一、简述诊断、中医诊断学概念及其地位
(5分)
诊,是诊察,了解的意思;断,是分析,判断的意思。诊断,就是对来诊者的身体健康或患病情况所做的一种概括性判断。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诊法、诊病、辨证、病案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四、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五、介绍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教学内容1、《内经》在诊断学方面的贡献:提出并运用四诊、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贯穿了诊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2、西汉淳于意首创“诊籍”。3、东汉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把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具体安排床密切结合起来的著作。他提出的六经辨证,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4、西晋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5、隋巢元方等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6、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三因说为病因辨证奠定了基础。施发《察病指南》绘制脉图33幅,以图示脉,便于学生领会。7、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