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文学史笔记整理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主讲教师:尚学锋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说明:根据听课笔记整理,疏漏之处还请见谅。)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面向中文专业的本科生开设。这门课主要向学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成就和特点。具体包括下列内容:各个时代文学发展的概况、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历史上各种文学体裁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和原因;各个时期代表作家的创作成就、特点、地位及影响。各种文学流派的形成及其文学主张、创作成就、特点及影响。《中国文学史》(课程指定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参考资料)学前准备及课程学法指导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当学过中学的历史课程,具备了比较完整的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应当学过文学概论课,能够掌握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术语;应当具有一定的古汉语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注释读懂古代的文学作品。第一节先秦文学总论一、先秦文学的时间断限和主要样式先秦文学是指从远古时代到秦代建立之前的文学。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三个发展阶段,文学的样式有神话、诗歌和散文。二、先秦文学的发展过程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学有歌谣和神话,它们都是集体的口头创作。由于当时文字还没有正式出现,这些作品都是后人根据传说记录下来的。夏朝的文学:《尚书》中的《夏书》是后人根据传说整理而成的。夏朝的诗歌有早期的歌谣《候人歌》和夏桀时的民谣。商朝的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是早期的文字记载甲骨卜辞《卜辞通纂》第三七五片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南来雨,其自北来雨?《卜辞通纂》第七三五片(手写)铜器铭文:《小臣邑铭》:癸巳,王易小臣邑贝十朋,用作母癸彝。惟王六祀,彡日,在三月。商代的散文还有《尚书》中的《商书》以及《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卦爻辞: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大壮上六》)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睽上九》)枯杨生,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大过九二》)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井九三》)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中孚九二》)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艮卦辞》)周朝的文学:
f历史散文空前地发展起来。《尚书》中的《周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