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市人口老龄化特点及城市居民养老概况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的人类社会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我国的特殊性在于超大规模的老龄人口和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相伴,史无前例。规模上是目前唯一老年人过亿的国家。速度上是人口老龄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十二五”期间是人口老龄化历程的转折点,老年人口中的高龄老人增长最快,目前,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将近2000万。伴随持续稳定的低生育率水平,2005年我国家庭平均规模已缩小到313人户。030岁的独生子女人口规模达158亿,占同龄人口293。家庭结构变化使得家庭空巢时间提前,目前,城市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497,农村亦达383。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关系简单化、家庭类型核心化以及家庭成员流动化,更加剧了城乡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迫切性、复杂性和严重性。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大致分为三种:家庭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模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我国始终坚持了家庭养老这一形式,老年人在家中养老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今天,尽管子女面临赡养者减少、工作繁忙、不能完全服务照料的问题,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很多老年人还是选择在家颐养天年。特别是高龄老人,对到养老机构养老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家庭养老仍为我国的一种主要养老方式。机构养老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和新兴产业之一,且发展潜力巨大。各种性质的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城市兴起。据一项关于养老意愿
学习参考
f




的调查显示,只有64的老人愿意去养老院养老,95的老人希望在家里度过晚年。可见大部分老年人是不得已才选择去养老机构的,只要不是迫不得已,首选的还是在家养老。由社区服务提供老年人的居家照顾,既能够补充传统的家庭养老的不足,又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并减少家庭成员的负担,很好地促进了家庭的和睦与社区的和谐。
社区居家养老较之机构养老,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收益大、收费低、见效快的特点,既能减轻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压力,又能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感受家庭和社区的熟悉氛围。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社区管理的组织基础,各地区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在管理、服务方面也已经具备了一套比较系统、规范的管理方法。各地努力探索社区养老模式,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各地做法虽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宗旨都是为老人提供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并且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三、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