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直湖港段,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分别平均达757mgL1和028mgL1。据统计,农村面源污染是造成直湖港流域水质恶化的主要因素,其中的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占到总排放量的568和656。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等原因,造成水系堵塞、淤积,更加剧了水体水质的恶化。
农田退水中氮和磷元素含量较高,是导致接受其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农田退水的氮、磷污染特征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农田沟渠退水氮、磷污染发生与水稻整个生长季同步,且与田间施肥和灌溉时间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农田退水中氮、磷浓度指标不同程度地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中度污染、甚至重度污染水质标准。三是农田沟渠退水中氮、磷输出主要形态是氨氮、硝氮和可溶性磷酸盐;灌溉和降雨时,农田沟渠退水中氮、磷迁移转化规律相似,氨氮、总氮、可溶性磷和总磷均沿程和随时间呈指数递减变化,硝态氮呈二次多项式曲线变化。四是绝大多数农田退水并没有因其富集氮、磷养分回灌农田,而是自由排放流入地势低洼或下游的池塘、湖泊或河流,成为下游水体的污染源。农田退水中的氮、磷是湖泊、河流水质退化的主要贡献者。
f13农田尾水的处理状况
据调查,我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已经从2006年的557上升到2013年的991,接近饱和;县城污水处理率从136上升至826,相比之下,长期以来对农村面源污染重视不够、投入很少,导致农田面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最大的污染源。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5》显示,2015年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高达10686万吨,占比全国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806;农业源氨氮排放量高达726万吨,占比全国废水中氨氮排放总量的316。因此,农村农田退水的治理将是我国下阶段污水处理的“主战场”。
导致我国农田退水处理困难的原因主要有:1)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粗狂型的生产模式浪费了大量的化肥农药;2)我国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政策,导致难以实现有效统一的管理;3)长期以来,我国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上,对农田退水的危害意识不足,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成为了湖泊、河流水质退化的主要污染源。
2农田退水处理技术
农田退水中所含氮、磷污染物将沿着沟渠流向区域低位的湖泊或河流,是小流域中湖泊或河流水体污染的源。因此,在农田退水进入湖泊或河流之前,高效去除农田退水中过量的氮、磷营养物质成为确保湖泊和河流良好水质的关键。国际上,受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