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意的这两类学生群体大约占总体的10左右。这也代表一小部分群体对就业前景持一种非常自信或非常不自信的态度。这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通过在问卷发放过程中对选择这两种答案学生的访问,获知对就业前景非常满意的部分同学,大多数是因为自身专业在找工作时需求大,而自身专业知识过硬,对自己富有自信;而对就业前景非常不满意的同学通过访问可知:部分是由于对自身专业的不相信,认为自己的专业没有很好地发展前景或是求职时竞争压力太大,还有部分同学是因为自身在大学期间没有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在就业的大浪潮中没有竞争力等。对就业前景比较满意的学生群体占总体的10,这类学生对自身就业前景比较乐观比较有信心,自信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并为此积极的做准备。由图表可看出,认为就业前景一般的学生样本数占到了
f关于大学生就业或创业意向调查
总体中的6417,这让人惊叹,为何在专业已经如此细分的基础上,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的发布和实施的前提下,还有如此多的学生会对就业前景表示一般。这与当下的就业形势密不可分,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而社会每年的就业岗位跟不上大学生递增的数量,所以部分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会拉高招聘的门槛或是降低薪资待遇等,导致一些毕业后求职的大学生在应聘企业的过程中,或是薪资待遇达不到期望值,或是企业要求过高而自身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并且大部分学生比较茫然,在学校期间,没有对就业形势或是创业环境有一个很好的了解,所以对此问题保持了一种中立的态度。被调查群体中还有占样本总体1587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比较不满意,是一般选项外占比例最大的一部分。这也表明大学生就业前景并不乐观。而且,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市场需要的是大多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所以一般不能满足企业的这种需求。通过对这部分同学的访问,可以总结出对就业前景不满意的以下几点原因:(1)就业方向不明确:大多数同学对自己专业的就业方向都不明确,不知道如何获取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2)就业前景认知较低:就业
f关于大学生就业或创业意向调查
前景是学生对该专业就业趋势的总体态度趋同,是就业态度组成因素之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专业就业没有良好的界定(3)就业意识薄弱等。
图31
调查对象对就业前景满意程度百分比
4、毕业后去向调查由图51所示,毕业后有意向直接就业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