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去除了病因,同时再梳理胃经及胃经的上下,胃病才会彻底治愈。再具体一些,胃不舒服时,先想一下吃了什么不该吃的食物,停掉,同时按揉胃经最常用的穴位足三里,再将手上大肠经的合谷穴按揉一会,一般胃部不适就消失了,严重的胃病还要配合姜枣水冲鸡蛋等食疗的方法,坚持下去很多慢性病就会治愈了。具体每条经上都有哪些重要的穴位,大家可以买针灸书去学习,搞不懂穴位了,就沿着经络摸,哪里不适就按揉哪里,也一样有效。再搞不清楚,就将手臂内侧拍打拍打,小腿外侧拍打拍打,也能将整个三条经络的源头及终点都梳理了一下,身体内的脏器都会感觉舒服一些的。
第二条: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
f心经:由胸口出发,走到腋下,走上肢内侧后,走手,止于小指内侧的少冲穴,同时与小肠经相连了。心经常用的穴位有:极泉、少海、神门、少冲。
小肠经:心经的精气走到了小指内侧的少冲穴,继续行走,就走到了小肠经的起点,小指外侧的少泽穴,然后继续沿着手臂的外侧后上行至肩胛、颈部,然后分支,一支上行至耳前的听宫穴,另一支上行至眼睛内侧的睛明穴止,在这里与下一条经络膀胱经汇合。小肠经常用穴位有:后溪、小海、天宗。
f膀胱经:小肠经走到眼睛内侧的睛明穴后就将精气交给了膀胱经,膀胱经就开始了继续往上行走,走到头顶外侧一些,再下行至颈椎的旁边,再一直下行至腰、下肢外侧后,再下行至脚的外侧,最后走到了小脚趾的外侧至阴穴,在这里又和下一条经络肾经汇合了。膀胱经常用的穴位有:睛明、攒竹、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委中、承山、跗阳、昆仑、至阴。
肾经:膀胱经的精气在至阴穴处就交给了肾经,肾经将精气传到了脚底的涌泉穴,继续前行至脚内侧,开始向上,行走在下肢的内侧后,然后进入腹部,体内运行的一条是进入到肾、膀胱,再走肺、咽喉、舌;体外运行的一条就沿着任脉的两边向上行走,到咽喉下偏外的俞府穴为止。
f这一条长长的经络,主要是管理着人体的生长、发育,管理着西医认为的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孩子的发育不足、成人的早衰、脑子的发育与疾病、女士的妇科病、男士的男科病、颈肩腰腿痛、关节的疼痛等等,都与这一条长长的经络精气不足,经脉不太通畅有关。与这条经络有关的疾病,治疗上除了做好食疗外,就要学会慢慢疏理这条经络,疏理的方法与上面介绍第一条经络的疏理方法是一样的。例如肾脏有病时,可以在肾经的上下找痛点,找瘀堵的部位进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