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班级建团队”在实践中的认识
郭丽琼班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和目的,又是教育的力量和手段。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熔炉,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德行、自我教育和发展个性心理品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班级管理,是学校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本学期学校推行“以班级建团队”的学生管理模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本人谈几点看法:一、“以班级建团队”重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所谓团队精神代表了一系列鼓励倾听、积极回应他人的观点、对他人提供支持并尊重他人兴趣和成就的价值观。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班主任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放在“以班级建团队”的重要地位。第一,重视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播种思想,收获行为”,团队建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个体自觉行为,以唤醒每个学生内在的约束力。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团队意识和信念,引导他们形成共同的目标,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关心、共同进步的团体氛围,让学生明白:“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体”,而一个团队的形成,需要全班同学的精诚合作。其次,加强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是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人与人合作的重要前提,要想赢得别人的信任,就要诚实、正直、有责任心。文明礼貌是个人素质的具体体现,是人与人交往的保障,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就要尊重自己,注重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服从于团队”的意识,是团队建设的根本思想。
f第二,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学生的团队情感班级团队精神是通过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班级氛围表现出来的,而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班级氛围又能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团队精神。具有团队精神的班集体必然有优良的学风和班风,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无形的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对人生的态度和对价值的取向。因此,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营造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逐步培养和强化学生对团队精神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团队的情感依赖。第三,组织班级活动,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活动是班集体的生命,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集体的凝聚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必须通过实践得以锻炼,并最终运用于实践。班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