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请你写出乙、丙两图中所用的两种测量仪器成像时的相同点。(写一条即可)都成倒立、实像。(3)如图丁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装置;将一可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垂直置在平面镜上,实验中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应当让入射光贴
着纸板沿EO侧射向O点,改变入射角大小,进行多次实验,测得多组反射角和入射角。【解答】解:(1)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
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
,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
;
第18页(共22页)
f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5mi
375s3575s。根据速度的公式v可知要测量速度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因此还需要添加刻度尺;(2)乙图是针孔照相机的原理,其实质是小孔成像,是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制成的;丙图是照相机的原理,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乙、丙两图中所用的两种测量仪器成像时的相同点是:像都是倒立的实像;(3)让入射光贴着纸板沿EO侧射向O点,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AO,再观测几组反射角和入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普遍结论,使结论符合客观事实,应改变入射角大小,进行多次实验,进行多次测量。故答案为:(1)5mi
375s;刻度尺;(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都成倒立、实像;(3)让入射光贴着纸板沿EO侧射向O点,改变入射角大小,进行多次实验,测得多组反射角和入射角。
25.(5分)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这一实验时,如图所示,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器材有:平面镜、平板玻璃板、刻度尺(量程020cm,分度值1mm)、两只等大的蜡烛、火柴、白纸、记号笔、光屏。(1)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的关系。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两段等大的蜡
(2)实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具体的做法是把另一只未点燃的等大的蜡烛竖直放于平面镜后方移动位置,在点燃蜡烛A侧观察,直到未点燃蜡烛与A的像完全重合(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不能。
进行,(填“能”或“不能”)理由
是平面镜能反射成像,不能看到镜子后面的物体,无法确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