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一B二C三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f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答案:1.D2.C3.C4.B5.B6.A7.D8.C9.C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_________。2.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队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_____________。3.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__________。4.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_______________。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_____________。6.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____________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参考答案:1.政治经济制度2.个体身心发展3.教师人格特征4.基础5.行6.马克思主义三、简答题1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要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强调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