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秋水边,当我们邂逅一丛芦苇,犹如遇见平凡脆弱、忧郁羞涩的自己。我们看不见它们静默的忧喜,听不到它们生长的声音,它们却依然延展成这片草滩上独特的美景。(9)相较而言,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宇宙空间,高贵的人总要比芦苇多了一点思想和灵魂的光辉,因为,“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不由想起近来所读的史铁生《病隙碎笔》,那个曾在地坛徘徊无依的残疾青年,那个深夜不眠苦思不解的孤独歌者,那个在伤痛折磨中灵魂透亮的伟大生命,他何尝不是一株柔韧而优雅的芦苇?他的哲思不正是高高飘扬诗意无限的洁白芦花?(10)芦花,是秋天高张的旗帜,是世间孤绝超然的舞者,也是悟透天地玄机的哲人。(11)我们所到之地,是三江口,是举水和长江支流交汇之地,据说清浊不混流,泾渭..分明的情状让人生出无限感叹。河道上空悬挂着过河罾渔网,昭示着一种靠水吃水的生活状....态,这司空见惯的庸常,却往往是最深刻的苍茫。大大小小的水洼旁,有垂钓者各据一方,独守一块水域如守着一片江山,超然世外的神情一如寒江钓雪的高僧。....(12)此情此景,伴随芦花飘荡,更添几分清宁。(13)在秋天的风中,芦苇们朝着一个方向凝望,我知道,那是古典的河岸。在江畔,它们看花开叶落,看雁去燕来,看水流千古,立定脚根,稳稳地,站成一道飞杨的风景。(载2015.9.13《淮海晚报》,有删改)20.下列词语在文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信步而行:文中指三五友人无目的地随意行走。B.恣意飞扬:文中指人的思绪纵情任意地轻舞飘扬。C.泾渭分明:文中指举水和长江支流交汇处清浊不混。D.超然世外:文中指寒江垂钓的高僧超出于人世斗争之外。21.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fA.尽管作者不断说“临时起意”“不经意间的行走”“邂逅”,但作者内心的丰富感悟说明了这次出行是刻意为之。B.深秋时节,几近枯竭的水道,满地零落的生命,风中飘扬的芦苇,给人以无限苍凉的感觉,奠定了文章的基调。C.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对芦苇的热爱之情,提醒人们要做一支有思想的芦苇,要有乐观、坚定的人生追求。D.行文中作者思绪飞扬,联想不断。张爱玲、帕斯卡的名言,史铁生、垂钓者的人生际遇为文章增添了厚重的文化色彩。22.(5)段和(11)段屮都写到了作者的“感叹”,请分别说说它们的所指。(2分)23.第(8)段开头画“”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