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秦王,致使秦王在逃避中负伤。1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儒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以“儒家思想”为最高信仰,尊孔子为先师。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B.《史记》居二十四史之首,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由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和8书组成。C.图穷匕见,是荆轲刺杀秦王高潮的开端。荆轲,战国末期卫国人,是著名刺客,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为燕太子丹所用,试图刺杀秦王。D.《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以谋臣策士为中心,记载了战国初年至秦灭六国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为西汉刘向编订。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2分)②荆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2分)15.用“”为下面的语段断句(5分)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笙歌之声相闻至花落乃罢。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619题。归园田居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2分)A.前六句表达了辞官归隐的渴望,呈现出一种矛盾心态:既“爱丘山”,又将归隐后的世俗看作“尘网”,自己本无适应的禀性。B.诗人归隐后的生活,不单单有方宅、草屋、远村、炊烟的幽静,还有狗吠、鸡鸣的
f喧闹。以幽静抒写诗人的惬意,以喧闹突出了诗人的欢乐。C.诗人深感自己没有能力在官场生活下去,只能“守拙归园田”;归隐之后,又不得不面对乡居生活的清贫:草屋、虚室。D.结尾一句中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末两句与诗歌开头呼应,揭示出作品的主旨。17.下列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所运用的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B.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C.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D.海阔凭鱼跃,天任鸟飞。18.这首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在艺术上呈现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