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使学生成为“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开放性题目的答案有多种,能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设计了开放性的作业。如低年级老师在教学生学了图画应用题后,把简单的看图列式买门票变成了开放题,改变了题目要求:(1)请你根据情境图列式(2)如果你和家人一起去该怎么买票(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的作业体现的是师生、生生互动。通过作业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的时空和作业展示的舞台,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2)变枯燥的作业为趣味性作业,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给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编数学故事等形式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中年级老师经常在数学课上给学生讲数学故事,还鼓励学生自己编写数学故事,有一次,曾喜老师讲了一个《小数点大闹整数王国》的故事,学生对小数点的印象加深了,也知道小数点在数学中的重要性,有一个学生还编写了这样一个数学小故事《我是一个迷糊蛋》,讲述了自己以前经常犯迷糊,把小数点知识的练习题做错,现在却做题仔细认真的故事。学生在小数学习过程中特别认真,很少再有学生犯小数点方面的错误了。3、根据教学内容拓展作业我们用数学设计、数学日记、数学故事等不同形式,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学习数学的内容、感受、掌握情况、存在的问题真实记录下来。例如二年级老师布置学生写数学日记,有个叫王安琪的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和妈妈到毛家桥水果批发市场买水果。在买水果的门面妈妈花34元买一箱苹果,花45元买了一箱香梨,花20元买了一件猕猴桃。妈妈给了叔叔100元,妈妈问我叔叔应该找给我们多少钱。我想了想一共用了99元,应该找妈妈1元钱。过了一会儿,爸爸来接我们,给我出了两道题,第一个问题是:一箱苹果有3层,每层横排有4个,竖排有3个,这箱苹果共有多少个?我说:3乘以4等于12个,12加12再加12等于36个,这箱苹果共有36个。
f爸爸第二个问题是:一件猕猴桃有10个,平均每个猕猴桃是多少钱?我说:20除以10等于2元。爸爸妈妈听了我回答的问题,高兴地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这样的数学作业更富有个性和人情味,通过数学日记这个桥梁,沟通老师与学生的联系,发现了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使得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改革数学作业的形式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孩子需要家长的督促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