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婴幼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护理
来源:育儿网httpwwwyuer51com
预防接种又称免疫接种,是将生物制品如各种疫苗、菌苗或类毒素通过适当的途径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抵抗感染的有益的免疫反应,以达到预防各种传染病的目的[1]。我们通过多年的预防接种工作,对辖区内300名1个月4岁的婴幼儿于2009年8至10月接种后进行了跟踪追访,对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了监测和观察,并及时提出护理对策予以实施缓解,获得一些可参考的经验,有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效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报告如下。
接种前了解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有无禁忌证、过敏史等。接种时严格按照疫苗操作规程要求和免疫程序进行接种。一般在给婴幼儿接种后需要观察30mi
,无异常反应后才可以离开接种室,并嘱咐家长回家后密切注意观察孩子接种部位的情况和孩子的精神及情绪,饮食,睡眠及体温,皮肤等状况。随后在接种后的12d,37d,815d随时进行电话追踪和家访,询问和观察孩子接种部位的情况和全身反应,并详细登记接种不良反应监测调查表,及时上报市疾控中心。同时针对反应的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帮助家长正确护理孩子,促进问题解决,减轻孩子的不适和家长的焦虑。13常见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分类[1](1)局部反应: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热、痛炎性反应,红肿直径0525cm为弱反应,2650cm为中反应,大于50cm或虽不大于50cm但伴有淋巴腺或淋巴管炎者为强反应,这种反应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严重者局部可化脓。(2)全身反应:首先表现为发热,轻度37375℃,中度376385℃,重度在39℃以上。部分小儿还可伴有头疼、头晕、全身无力、寒战、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以上症状一般在2448h内自然消退,很少持续3d以上。(3)过敏反应:一过性晕厥、过敏性休克可在接种后几分钟内出现;过敏性皮疹、紫癜可在接种后几天或更长时间出现。14监测结果接种后12d,本组300例中294例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接种部位局部轻度红肿2例,轻度发热2例,中度发热1例,重度发热1例;接种后37d,298例无反应或反应消失,1例中度发热转为轻度发热,1例重度发热转为中度发热;接种后815d,298例无反应或反应消失,过敏性皮疹1例,过敏性紫癜1例。其中有价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2%。
f15护理方法151局部反应:中度反应以上者可给予局部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早晚各1次,每次510mi
,并勤换内衣,避免破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