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技能(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2)知道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4)通过实验操作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技能(1)通过实例认识杠杆,会分析杠杆的几个概念,会正确画出力臂。(2)让学生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的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实验的操作和分析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二、教学重点:认识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三、教学难点: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四、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新课通过古希腊的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的事迹和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移动地球”。利用阿基米德撬地球的图片,初步让学生注意到人的手作用在硬棒上使棒转动的力、地球压在硬棒阻碍硬棒转动的力,中间还有一个支撑着杠杆的点,从而先引出今天要讲的新内容。2、杠杆(1)认识杠杆上面先所述引出杠杆三个基本概念: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再向学生介绍一篇报道:小小弹簧秤,称出大象重杭州动物园上演现代版曹冲称象。老师利用称量只有20公斤的弹簧秤,称出了一头毛重约24吨的大象。引出另外两个物理量动力臂和阻力臂。
f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由老师成功称象的故事提出问题:为什么小小的弹簧秤能称起如此巨大的象?阿基米德的设想和老师的成功称象究竟是为什么?他们都擅长使用工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杠杆。让学生思考,然后找出图中杠杆的共同特征都能绕一固定点转动。教师再通过课件演示,以脚刹车板、和实验用的杠杆为例,让学生练习找出五个物理量及其画法。并利用网络通信方法收集学生做练习的情况,教师进行分析、点评,主要讲解杠杆的五要素,让学生知道如何测量其力臂,化解实验难点。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它在某个位置静止,这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我们通常使用的杠杆都是在杠杆平衡或非常接近平衡的情况下使用的,那么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