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一章:核酸9核酸的变性、复性:当呈双螺旋结构的DNA溶液缓慢加热时,其中的氢键便断开,双链DNA便脱解为单链,这叫做核酸的“溶解”或变性。在适宜的温度下,分散开的两条DNA链可以完全重新结合成和原来一样的双股螺旋。这个DNA螺旋的重组过程称为“复性”。10增色效应:当DNA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它在260
m处的吸收便增加,这叫“增色效应”。11减色效应:DNA在260
m处的光密度比在DNA分子中的各个碱基在260
m处吸收的光密度的总和小得多(约少3540)这现象称为“减色效应”。12噬菌体:一种病毒,它可破坏细菌,并在其中繁殖。也叫细菌的病毒。14DNA的熔解温度(Tm值):引起DNA发生“熔解”的温度变化范围只不过几度,这个温度变化范围的中点称为熔解温度(Tm)。15分子杂交:不同的DNA片段之间,DNA片段与RNA片段之间,如果彼此间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互补也可以复性,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这种按照互补碱基配对而使不完全互补的两条多核苷酸相互结合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3答:tRNA一级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分子量较小,大约由73~95个核苷酸组成。2)分子中含有较多的修饰成分3)3′末端都具有CpCpAOH的结构。5′端多为pG也有pC4)恒定核苷酸,有十几个位上的核苷酸在几乎所有的tRNA中都不变。5)tRNA约占细胞总RNA的15tRNA的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形”。在结构上具有某些共同之处,即四臂四环:氨基酸接受臂反密码(环)臂二氢尿嘧啶(环)臂TC(环)臂可变环。tRNA的三级结构倒挂的L字母tRNA主要功能: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转运氨基酸。4答:在20世纪50年代初,E.Chargaff等应用纸层析技术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各种生物的DNA分子的碱基组成进行了定量分析,总结出一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被人们称之为Chargaff出定则。该定则要点如下:(1)同一生物的所有器官和组织中的DNA的碱基组成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同一生物中,DNA的碱基组成没有器官和组织的特异性。(2)不同生物的DNA的碱基组成是不相同的,具有种的特异性,这种差异可用“不对称比率”(AT/GC)表示。(3)亲缘相近的生物中,其DNA碱基组成相似,即不对称比率相近似。(4)在所有双链DNA中,腺嘌吟与胸腺嘧啶的含量(mol)相等,即A=T;鸟嘌吟与胞嘧啶的含量(mol)相等,即G=C,因此,嘌吟的总数与嘧啶总数也相等,AG=CT。7.答:核苷、核苷酸、核酸三词常易被初学者混淆。核苷是碱基与核糖通过糖苷键连接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