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献综述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引言】2004年初,《中共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性。而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以,农村金融制度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作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焦点。2005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将“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作为农村金融工作的主题。目前,在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研究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献,无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果。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争论依然很多,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的许多方面仍然处于试点和摸索阶段,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仍需时间检验。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使自己深刻的认识该问题。【正文】1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历史与现状贵州贵阳学院的曾汝林教授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历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3年)农村金融体系恢复发展阶段1986年底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将邮政储蓄业务法定为邮政企业的业务之一,从而使邮政储蓄遍布全国,成为在农村中开展储蓄业务的一支重要力量;放开了对民间信用的管制,允许民间
1
f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自由借贷,允许成立民间合作金融组织,同时允许成立的还有一些农业企业的财务公司,企业集资异常活跃;允许多种融资方式并存,包括了存款、贷款、债券、股票、基金、票据贴现、信托、租赁等多种信用手段。第二阶段(19941996年)建立系统性农村金融体系阶段1994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政策性金融业务从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剥离出来;并且农业信用合作社不再受中国农业银行管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业务改由县联社负责,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金融监督管理则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承担。第三阶段(19972002年)清理整顿阶段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各个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以下机构,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逐渐收缩其在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打击各种非正规金融活动,对民间金融行为进行压制。第四阶段(20032005年)进一步改革阶段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明确提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