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r
r
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关系r
r
(1)法律主体(法人)必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人)。r
r
(2)会计主体包括:r
r
①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法人)。r
r
②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内部的分支机构或者部门(非法人)。r
r
③会计主体可以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每个企业是法人)。r
r
(二)持续经营r
r
1、持续经营含义r
r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r
r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不考虑破产、清算的因素。r
r
2、持续经营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为企业选择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提供了基本前提。r
r
比如,企业在持续经营中,原材料、产品、机械设备等就可按照实际成本计量,机械设备就可以计提折旧方式计量损耗,在预期可使用寿命期间内计入有关成本费用。r
r
如果企业不是持续经营,就进入清算阶段,全部资产按照清算价值(通常远低于市场价格)变卖,清偿债务,企业终止。r
r
(三)会计分期(会计期间)r
r
1、会计分期(会计期间)含义r
r
会计分期(会计期间)是指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度相同的期间。r
r
会计分期会计期间目的,通过会计期间划分,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为应收、应付、递延、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提供了前提。r
r
2、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r
r
(1)我国的会计年度为公历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r
r
(2)会计中期是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会计中期也应按公历起迄日期确定。r
r
(3)会计分期(会计期间)是人为划分的。r
r
(四)货币计量r
r
1、货币计量含义r
r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r
r
货币计量便于在量上进行汇总、比较。r
r
2、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人民币。r
r
二、会计基础r
r
1、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r
r
权责性制基础要求:r
r
(1)凡是当期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