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键,使其进入下一轮的抢答。
f按键开关是实现人机对话的最简单地输入设备,通过它能随时发出各种控制指令和数据到单片机。
按键输入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当有按键被按下时按键所接的单片机端口引脚接地,其引脚电平为0,未按下时引脚电平为1。所以,判断按键开关是否有信号输入,是通过测量按键所接的引脚电平高低,当检测到按键所接引脚的电平为0时,说明该按键被按下,然后再检测到电平为1时,说明按键按下后又被放开,完成一次信号输入的过程。
单片机复位电路包括片内、片外两部分。外部复位电路就是为内部复位电路提供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而设计的。通常采用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键手动复位两种方式。当运行出错或进入死循环时,可按复位键重新运行。复位操作可使单片机进入初始化状态,其中包括使程序计数器PC=0000H,这表明程序从0000H地址单元开始执行。
按键电平复位电路单片机有硬件复位端只要输入持续4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即可实现复位。硬件复位后的各状态可知寄存器及存储器的值都恢复到了初始值应为本设计功能中有倒计时时间的记忆功能,所以不能对单片机进行硬件复位,只能用软复位。软复位实际上就是当程序执行完毕之后将程序指针通过一条跳转指令让它跳转到程序的初始位置。
(三)外部晶振模块
外部振荡电路单片机必须在AT89C52的驱动下才能工作在单片机内部有一个时钟振荡电路只需要外接一个振荡源就能产生一定的时钟信号送到单片机内部的各个单元。
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用于构成振荡器,反相放大器
f的输入端为XTAL1,输出端为XTAL2。内部振荡方式:是在XTAL1和XTAL2引脚两端跨接石英晶体振荡器和两
个电容构成稳定的自激振荡电路。
外部振荡方式:外部振荡方式就是把外部已有的时钟信号引入单片机内。电容C1和C2通常取30pF,对振荡频率有微调作用。晶振频率范围是12MHz~12MHz。
(四)蜂鸣器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起到提醒和报警的作用,当主持人按下开始键时,蜂鸣器响,当有选手犯规时,蜂鸣器也要发出声音,还有就是当倒计时开始时,蜂鸣器就要发出报警的声音。
单片机IO引脚以软件延时方法产出一定频率的方波输出,控制接在该引脚的三极管导通和截止,从而会使接在三极管上的蜂鸣器发出声响。其发生模块由三部分组成:(1)产生方波输出、(2)确定发生频率、(3)确定维
f持发生的时间。蜂鸣器发声时工作在三极管的饱和状态,不发声时工作在三极管的截止
状态。三极管在电路中起到开关与放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