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但是政治上保留较多旧残余,
存在很多问题)
1、工人运动兴起
2、《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
3、巴黎公社
1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企业时代(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
科技文化:1、相对论2、量子论3、进化论4、蒸汽时代5、电气革命6、现实主义文学、美术、印象派绘画
7、电影、艺术
2
f两次工业革命具体内容的比较:
时间发源地发源产业发明者
发明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C中期19C中期
1870年代20C初期
英国,后逐渐扩展至法、美等国
英、德、美、法等国同时发生
从棉纺织业开始
由重工业变革开始
工匠
科学家和工程师
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经验主义,自然科学的新发展迅速应用于生产,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科
发明大多诞生在手工工场或“孤独的发明家的阁楼”之中)
学理论指导,发明基本出自装备有昂贵仪器的实验室之中)
显著标志主要产业经济结构
万能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纺织、机器制造、铁路、煤炭、钢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电力及内燃机的广泛应用电力电气、化学、石油、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工业化社会建立
生产组织经营特点经济思想
中小企业为主的工厂制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结合自由主义(国家鼓励自由贸易、自由竞争)
大企业垄断组织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凯恩斯主义(国家开始干预经济)
3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两次鸦片战争;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第一次经济工业革命
思想
近代工业产生(洋务、民族企业)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资政新编》
第二次工业革命
政治经济思想
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救亡图存;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清政府“新政”列强资本输出扩张、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社会生活变化维新思潮;实业救国思潮、新文化运动、三民主义;
3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