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1992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化经营机制条例》,规定了企业14项经营自主权,核心是生产经营决策权。二、企业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的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主要原因1、企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复杂化;2、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其股权的分散化。三、我国国有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1、股份经营方式⑴特点:①产权关系明确;②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为限承担有限责任;③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受权益,并以此为限承担责任;
f④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经济效益为目的;⑤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⑵方式:①国有独资经营;②国家控股经营;③国家参股经营。2、承包经营方式1987年开始普遍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经营者为承包方,发包方为政府,承包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原则:“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承包经营责任制只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一种带有过渡性的国有企业经营方式。承包经营今后主要适合在一般小型国有企业实行。3、租赁经营方式⑴租赁经营责任制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区别:①承租方必须提供财产担保;②承租方向出租方按合同规定交付租金;③承租方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⑵利税剩余部分的分配:承租方的收入、企业生产发展基金、职工集体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企业组织形式一、企业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类型1、按财产构成划分企业组织形式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属于自然人企业,公司制企业属于法人企业⑴个人业主制企业业主对企业债务负有无限责任。业主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决策快、指挥灵、对市场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⑵合伙制企业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有无限连带责任。⑶公司制企业①(是)法人;②实行有限责任;③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2、公司制企业具体形式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无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两合公司
⑴有限责任公司①人合资合兼具;②股东数额限制;③募股集资封闭;④股份不须等额;⑤转让严格限制;⑥组织结构简单。⑵股份有限公司①典型资合公司;②股东数额低限;③募股集资公开;④全部股份等额;⑤股份自由转让;⑥设立要求严格。⑶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相结合的新型公有经济组织。3、按企业内部分工协作和外部的社会联系方式划分企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