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实质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流传于社会思想文化等领域,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这些错误思潮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的。虽然它们反马克思主义的侧重点不同,但在手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其背后目的和理论实质高度一致。
一、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惯用手段
1编造历史,捏造事实。这是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惯用的手段之一。其中,历史虚无主义最常使用这种方法。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所谓的“重估”、“重评”以及“还原真相”等噱头吸引人眼球,企图借“还原历史真相”之名来抹黑、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革命史,割断历史的连续性,从而否定后续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如他们编造我们党在革命斗争中发生了一些子虚乌有的历史事件,或将某些历史事件的影响消极化、扩大化,目的就是把我们党抹黑成一个专制、独裁的政党,否定党的领导的合法性,否定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他们还通过捏造“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中国老百姓的死亡数据,恶意夸大“文革”时期受迫害的人数及惨况等,将党的失误或错误无限放大,想方设法污蔑党的领导人,力图消解人们对党的领袖的崇敬和对我们党的信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历史虚无主义拿出的所谓证据都是一些“野史”或个人“回忆”,不仅经不起历史事实的推敲,而且很多史料大多是杜撰的。
作为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极大。在上世纪90年代的苏东剧变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一思潮起作用却是从赫鲁晓夫上台之后,苏共党内开始全面否定斯大林及斯大林时期的历史,最后演变成对苏联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历史及其执政合法性的全面否定。随着人民对党和党的领导人失去信任,苏联社会主义政权也很快就土崩瓦解了。可以说,历史虚无主义割开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大动脉”,最终致其丧命。我们要认真从中汲取教训,彻底批判和痛击历史虚无主义,保卫好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2断章取义,偷换概念。这一手段的误导性和诱导性极强,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分析。阶级分析法本是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但是历史虚无主义者却故意将
f其加以曲解,把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来分析问题说成是极左,是要搞文化大革命。不仅如此,他们还将辩证对待“文革”、维护革命历史意义及作用说成是“真正要抹去历史”,将历史“禁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