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改革与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材料生动的描述了()A.美国的历史B.英国的历史C.法国的历史D.苏联的历史2.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这一事件标志著A.苏联解体B.东欧剧变C.十月革命胜利D.德国统一3.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政治经济模式,有人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看,成绩是辉煌的,但是从社会的全面发展角度来说,它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罗斯福新政D.马歇尔计划4.“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舜间,聚集在电视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苏联解体B南斯拉夫分裂C东欧剧变D捷克斯洛克分裂5.《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机。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A斯大林体制的弊端B开展工业化C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D西方国家的封锁6.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右图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判断此辩论会的主题应该是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B.新经济政策的利弊C.斯大林模式的利弊D.罗斯福新政的利弊7.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正确的说法是A始终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B始终坚持以政治体制改革为中心C从根本上改变了斯大林模式D导致了苏联解体和世界局势的变化8.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1
fA、列宁新经济政策B、罗斯福新政C、邓小平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9.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俄国(苏联)的社会性质曾发生过三次转变,这三次转变的标志性大事是A1861年农奴制改革B十月革命C列宁新经济政策实施D苏联解体10.2011年是苏联“剧变”20周年。提到这次“剧变”,我们有许多关于苏联解体的不同解说。其中,“领导人因素说”一直是最有影响的“主流”说法之一。苏联解体时的国家领导人是A赫鲁晓夫B戈尔巴乔夫C叶利钦D勃列日涅夫11.1991年底,一位老年妇女对记者说:“遗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