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试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与识别
作者:郭新成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6年第12期
摘要:财务舞弊状况的出现,会危害社会经济利益。同时也会造成人们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质疑,进而质疑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客观性,因而上市公司舞弊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本文从财务舞弊的概念出发,在分析了财务舞弊手段的同时,介绍了财务舞弊的识别方式,并提出了财务舞弊的治理措施,以促进上市公司财务的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识别治理
由于证券市场很难辨别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伪,因此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财务舞弊的问题。财务舞弊的问题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生活,给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错误的信息,干扰了正常的投资、决策等,因而识别会计信息真伪成为识别上市公司舞弊的关键入手点。
一、财务舞弊的概念
舞弊的概念定义如下:故意报错或者漏报重大事实,或者呈报过程中提供误导性比较高的数据。使得决策者在未考虑其他可获得信息的同时,便根据错误的数据信息做相关政策和决策调整,影响上市公司的发展。
通过一定的分类可以将财务舞弊分为财务数据舞弊与非财务数据舞弊两种,其中比较常见的舞弊形式为财务数据舞弊,上市公司通常通过虚增利润、少计负债或者多计资产等方式,编制不符合实际状况的虚假财务报表。由此可见,财务舞弊问题的出现是违反国家法律和法规等政策性制度的,属于违法行为,为此一旦发现存在财务舞弊行为,一定要追究舞弊人员的责任。
二、财务舞弊的手段
(一)虚增资产
某些公司为了提高市场估值或融资能力,常常会采取虚增资产的方法。例如,丹化股份,在2004年的公司年报中披露其银行余额为48,961,46万元,但在调查核实后发现,年报中披露的银行余额中有47,92615万元为虚假资产。大部分企业在股份改制后,为了在投资、租赁方面获取更高的利益,常常会采取虚增财产的方式来诱导投资者或债权人,从而达到增加企业自身资产总额,提高企业偿还能力,使企业表现出虚假的良好财务状况的目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二)虚增收入
以万福生科为例,在2012年的相关申报指标中显示,更正之前的收入为27亿元,但是在更正之后其营业收入只有8217万元,其中虚增的数目达到了188亿元。这种虚增收入的方式会造成投资者或决策者的盲目乐观,从而无法做出真实的决策。而这些上市公司为了使虚增部分的收入更加合理,常常采取虚报客户和合同的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