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之我见【摘要】文章从农村学生实际出发,针对阅读资源匮乏,学生阅读量小的现状,从引导学生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和自己创设的读记结合、组织比赛,巩固成果、与家长达成共识,延长阅读时间这六个方面简单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关键词】读书;阅读;兴趣;故事冰心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书籍是人类永恒的精神食粮,古今中外的大家,无不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在阅读中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能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似容易却艰辛。”我认为用这句话来概括语文教学最合适了。的确,单凭语文教材仅有的那些课文,不足以使学生的阅读知识转化为能力。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有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提高语文水平。只是我们农村孩子,经济条件比较差,家里没有多少藏书,阅读渠道又窄。但这些都不算什么,我深知,只要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燃孩子心中渴望阅读的火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类感情中最奇特的表现,一旦人们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便会乐于探索、乐于学习,并乐此不疲。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前提。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善于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使学生产生乐于阅读、乐于写作的热情。
f一、听故事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阅读从倾听开始,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来源于倾听。其实在视听媒体已经普及的今天几乎所有的孩子仍然酷爱听故事。听故事几乎是每一代孩子共同的爱好。听故事给孩子的是最畅快的阅读享受,没有生字的羁绊,纯粹是处于一种身心愉悦的状态中,所以最吸引他们。我常给学生讲我童年读书的故事,讲那时寻找书籍的困难,我内心对书籍的渴求,得到一本书时的喜不自胜,读书时的废寝忘食,读完书后的百感交集。学生听得聚精会神,我在他们眼里不再是他们的老师,而是那个与他们同龄的爱读书的小女孩。他们为我着急为我欣喜,而故事中的书也不知不觉深入他们幼小的心灵。他们会想: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让当年的老师如痴如醉呢?他们会认为老师今日的“博学多才”就源于当年的发愤读书,从而发自内心的敬佩老师。“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会因此而爱上读书的。我给他们讲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爱国故事等,听多了,他们也会纷纷搜集故事书,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