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九章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
《现代教师学导论》第九章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可以说是全书的一个落脚点。教师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靠学习。在当今的学习化社会里,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勤于学习,勤于实践,这样素质的提高才能落到实处。第九章共分三节,第一节有一些理论问题,后两节都是操作方法问题。1.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周期.(1)两者的概念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它既指专业素质各个方面(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一起成长,也指一个有步骤和阶段性的成长过程。教师的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作为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整个过程。教师职业生涯和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是一个意思。它们的区别,只在于生涯比较中性,而发展带有目标和价值性。(2)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主要阶段及特点最能反映教师的成长和变化的,就是他们的素质和工作成绩或成果,它们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化和外化。据此,我们把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在每个阶段结束时,他们可以分别称为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家教师。①准备期:职业准备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活动是学习,包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和专业阶段的学习。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他们成为教师或者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是大有影响的。这一阶段的老师被称为新任教师。②适应期:职业适应期是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由没有实践体验到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具备最基本、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素质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实现从书本知识到实际操作,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解决适应实际工作和环境所需要的基本功的矛盾。经过这一阶段,一个新任教师可以达到合格教师。③发展期:发展期是教师在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后,继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学生和学校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素质要求与教师的实际素质还不熟练之间的矛盾。经过这个阶段,一个合格教师就成了骨干教师。④创造期:职业创造期是教师开始由固定的常规的自动化的工作进入到开始探索和创新
f的时期,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风格的时期。经过这个阶段,骨干教师可以成为专家教师。2.教师成长的规律性:影响因素与成长机制骨干教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