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学校的捐款赞助等。学校声誉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学生质量和社会认可程度等方面。所以本文的观点是,增加学校声誉这一指标,作为大学综合评价的一个定性指标,评价结果能更全面反映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
135指标体系重教学轻科研
指标体系中7项都是和教学相关的,只有1项是和科研相关的。为什么《泰晤士报》要作这样一个导向呢?这是因为英国的教学和科研是独立评估的,其中影响政府拨款的是科研评估报告,这样的评估方式很容易使得大学教授更多的关注科研工作,而忽
4
f视教学工作。《泰晤士报》的这种导向,是为了促使学校能重视教学工作,平衡教学和科研两者的比例。
2对我国大学排名的借鉴与启示
建立在对大学评估基础上的大学排名,目前已成为高等学校评估的热点问题。
对社会公众而言,通过排名可以对国内外各高校的总体情况和相关方面的情况有个比较直观、明晰的了解,在选择高校的时候可以以此为参考。
对政府部门而言,大学排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高校的有关情况,可以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决策提供依据。
对高校自身而言,通过与其它学校的对比,可以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促使学校完善自身,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在我国,大学排名也已有了十多年的历史了。公众对每一个以排行榜的方式呈现出的评价结果都或褒或贬,意见不一,争论主要围绕评价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等要求展开。究其原因,除各家数据的准确程度存在差异外,主要是因为各自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民间评价机构中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是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和网大(中国)有限公司。面对国内排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泰晤士报》优秀大学排名的分析,总结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大学排名的发展有所帮助。
排名应充分反映教学、21排名应充分反映教学、科研输入条件
《泰晤士报》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系统的反应了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活动。而国内的大学评价,较多体现的是输出环节,较少谈及输入和过程环节。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的报告显示,诸如优秀的师资、充足的科研经费、良好的办学设施等条件都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北大校
5
f长许智宏在谈到国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时,重点提出须在教学和科研上加大投入,这也是现今大学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因此在大学评价中,也应设立如师资力量、科研经费、重点学科实验室、博士点、硕士点等指标,在条件和时机成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