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光泽。2012年6月,“向阳红09”船搭载着“蛟龙”号和海试队抵达预定海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000米级下潜试验。总指挥刘峰在做下潜动员:“为了今天,我们等待了很久……”吹响深海集结号
2001年12月7日,寒风凛冽,雪花纷飞。北京友谊宾馆会议室,却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这里正在召开竞聘“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组成员会议。几位应聘者陈述过后,主持人宣布:“现在请大洋办的刘峰做应聘报告。”
刘峰上台介绍了自己的简历、对专项计划的认识及初步设想。最后,他高声音说道:“世界正在进行蓝色圈地运动,我们中国人不能当看客。形势紧迫,时不我待。如果应聘成功,我一定团结各个单位科研人员,为我国的深潜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与会专家认为刘峰的应聘报告有观点、有思路、有信心,他既熟悉研发7000米载人潜水器的来龙去脉,又具有高度的献身祖国深海开发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最终,刘峰被任命为总体组组长。
回到家,刘峰一直沉浸在兴奋与激动中,反复默念着王昌龄的绝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他心中充满了迎接挑战和机遇的豪情。
时间往前推到1984年10月。英国伦敦布鲁纳尔大学,博士论文答辩正在进行中。“我注意到,您这儿写的‘献给我的祖国’,是吗?”答辩委员会主席看着吴有生博士论文扉页上的一行英文问道。“是的。”“那你打算留在英国吗?这里有很好的研究和生活条件啊!”“我感谢校方和老师们的厚爱,但祖国更需要我。”吴有生礼貌而坚定地回答。
回国后,吴有生1992年出任中船重工702所所长,1994年当选为首届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次,他将担任《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方案论证报告》的领军人物,702所也将负责研制总装“蛟龙”号。
66岁的702所研究员徐芑南已退休6年,这次却被破格聘任为“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这一任职,就是整整10个春秋……[甲]有人说,徐芑南的人生高度,几乎可以用中国深海潜水器的下潜深度来衡量:600米,1000米,3000米,6000米,7000米!中国载人深潜每前进一步都有他的杰出贡献,他的梦想随着潜水器的下潜,不断深入到更蓝更深的海域。
有志男儿建奇功2004年,“蛟龙”号开始组装。潜水器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中最大的难度就是密封性,其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顾秋亮和他的师傅级前辈们一起被抽调到这个项目上。人称“顾两丝”的顾秋亮,即便是在摇晃的大海上,纯手工打磨维修的潜水器密封面平面度,也能控制在两丝以内。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