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属性。它应该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众通过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既然社会和谐是一种属性,它会渗透或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f二、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全面小康”是从人均1000美元向人均3000美元跨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这个时期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的时期。国际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曾在上个世纪70年代经济起飞后进入这个时期,但后来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一些发展顺利的国家和地区,如今人均GDP已达到1万到2万美元,而另一些没有解决好社会矛盾和发展问题的国家和地区,至今人均GDP还停留在不足4000美元左右的水平。所以,如果执政党能正确把握了这一时期的特点,实行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政策和措施,经济社会就能得到持续快速地发展;而如果执政党忽视或无视这一时期的特点,政策失当,那就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经济倒退,社会动荡。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社会上当然存在很多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时期不可避免的问题,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社会还不和谐,只能表明我国社会的和谐程度还有待提高。比如,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资源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城乡贫困差距、行业差距较大等等,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和谐社会,正是着眼与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我国改革开放27年来,在这么短的时期内,在如此人口和地域规模中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但伴随着快速的发展,出现了诸如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和区域发展失衡、就业问题凸现、人口未富先老、环境污染严重等各种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出一条不仅能够快速增长,而且能够和谐发展的路子。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