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体裁法、过程法与结果法的整合
上海市第八中学
一、课题的提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版)》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写是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但应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策略,强化其跨文化意识,为其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较低。加强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弥补传统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不足是当务之急。
孙篱秋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笔者所在学校高三年级英语学科每周的教时比较充沛,从而保证了一周一节英语写作课(每节课60分钟)的可能,拟在写作课上系统向学生传授写作策略,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丰富学生的元认知知识,采取灵活全面的评价方式,并研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在动机、信心、写作技能、写作策略等方面的改变。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以过程-体裁教学法为基础,结合结果教学法中的精粹,形成一套以体裁为载体,注重结果与注重过程相结合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本研究旨在探索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探索系统的写作教学策略,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提高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系统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构建有利学生能力发展的较全面的、有机灵活的写作评价体系,形成全新的写作教学模式以过程-体裁教学法为基础,结合结果教学法中的精粹,以体裁为载体,注重结果与注重过程相结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策略和技能,培养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切实提高英语实际写作水平,并增强跨文化意识和能力。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1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积极性及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2如何使学生形成有效的英语写作策略?3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4如何评价学生的习作?
三、研究方法和对象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主要对近年来有关的资料和相关的理论,做出比较性的借鉴研究。通过问卷的方法,了解实验班学生接受系统写作训练前后对于写作的态度、
兴趣、对创作过程中困难的认识等各方面感受的改变,与对照班在一学年始末各方面感受的改变
f作比较。课堂观察法:实验法: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以高三学生两个教学班为实验班,两个教学班为对照班。实验班在一学年中
接受比较系统的写作训练,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