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是将课本由薄读厚,二轮复习要把课本由厚读薄。
高中物理知识点索引
张宇强注意:1、同学们可根据“基本规律和公式”部分,对自己的知识系统进行检索,查漏补缺,但不能将本资料代替课本;2、“经验和二级结论”在计算题中要由基本规律公式推导出,不能直接应用;3、“经验和二级结论”不是“万能公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脱离了特定的条件,结论也就不再成立。使用时还要注意灵活变通,谨慎使用!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
1、基本规律和公式①加速度定义式:a
vt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
1xv0tat2v2v022ax2③图象:xt图象:斜率大小、正负表示速度的大小、方向;vt图象:斜率大小、正负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方向;面积表示位移。2、经验和二级结论tt①x2x1at2x1x2vvx②中点时刻速度:vt02t2
vv0at
③中点位置速度:vs
2
v0v22
2
④初速度为零相邻相等时间内:xIxIIxIII135连续相等位移内时间比:tItIItIII12132⑤竖直上抛运动:t上t下,v上v下⑥所有的竖直上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相对做匀速直线运动。⑦追及问题:计算速度相等时x后x前x0相撞,x后x前x0则距离最近,最近距离为x前x0x后。
共9页第1页
f一轮复习是将课本由薄读厚,二轮复习要把课本由厚读薄。
第二章相互作用
1、基本规律和公式①胡克定律:Fkx△Fk△x②滑动摩擦力FfμFN;最大静摩擦力近似且略大于滑动摩擦力。③平衡问题解题思路:明确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分解(受四个力以上不共线的力一般需分解)合成(共线力:同向相加、反向相减;不共线力: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一般适合受三个不共线力的动态变化问题)
→列平衡方程求解2、经验和二级结论①力合成时出现菱形,作出另一条对角线为辅助线②特殊合成:③常见分解:F合FGsi
θF
Gta
θGcosθGθGGcosθ
120
④θ
θF
固定斜面上匀速下滑:μta
θ
⑤细绳跨过光滑挂钩或滑轮,两段绳拉力等大F1θ1θ2F2θ1θ2;F1F2
⑥三个不共线的共点力平衡,必定构成“丫”字状,通过平移、滑动必定能构成闭合的三角形。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1、基本规律和公式①牛顿第二定律F合ma②动力学问题解题思路牛顿第二定律受力情况合力加速度③连接体问题:先整体后隔离;关联体:隔离法④超重:加速度(斜)向上;失重:加速度(斜)向下。2、经验和二级结论①常见加速度水平面上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加速度:aμgaθ光滑固定斜面: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