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五分册所有知识点
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一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与世界(B)内:清王朝逐渐衰落,社会矛盾激化,统治者夜郎自大,对外闭关锁国。外: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迅速。19世纪前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进行殖民扩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二虎门销烟(A)1领导人:林则徐2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三《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B)1鸦片战争爆发时间:1840年6月2内容:①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②赔款:赔款洋银2100万元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贸易主权)④协定关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关税主权)⑤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司法主权)⑥片面最惠国待遇四《南京条约》的影响(C)★1《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使中国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2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反帝反封建就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3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4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呼吁变革。他们的思想和主张,代表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新思潮。★5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主潮。第2课第二次战争(18561860)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间、借口和实质)(A)1时间:1856年2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3实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二火烧圆明园(A):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三《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B)11858年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天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