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观察要求:主题征文内容须结合社会观察,紧扣主题,思想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具有时代感,角度自选,体裁不限,作品需为学生个人独立完成,2000字以上;绘画、书法(软硬笔及篆刻)、摄影、工艺设计等艺术作品及DV、微电影作品须原创,作品创意、表现手法及风格不限,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具有艺术欣赏性和感染力,主创人员不得超过5人(微电影制作团队人数限制可放宽至10人)。具体要求详见附录2。(三)“温暖冬季”主题志愿服务社会参与行动以志愿服务及义工服务等社会参与活动作为20142015学年寒假学生公共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及义工服务活动以铁路春运、地坛庙会、社区青年汇、街区义工服务、“温暖衣冬”、城乡扶贫帮困活动为重点,以“北城学子送温暖”为价值体现,鼓励同学通过义工服务、志愿服务工作感受城乡居民所需、社会有序运转所需,从中体会“送人玫瑰,指留余香”的志愿精神,为深入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活动要求:参与此类实践的学生,志愿服务或义工服务时间应不少于15小时,填写《北京城市学院大学生义工服务证》,并撰写800字以上图文并茂的活动总结1份,总结应突出活动的自身感受及对所参与活动的认识。六、活动安排(一)整体要求2015年寒假社会实践、社会观察活动覆盖全体在校生,学校鼓励广大学生在
f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个人返乡的形式,就近就便开展活动,并撰写调研报告、实践总结、社会治理方案等文字材料或提交各种创新创意作品,创作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成果。调查报告、实践总结、社会建设方案以及创意作品等各种成果形式都应紧密契合主题,突出实践活动的过程与感受。每名学生应紧密结合实践主题,自主选择社会实践、社会观察类别,积极投身相关活动,做到“亲身参与、用心体会、放眼社会、建言发展”,以实际行动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内涵,为社会、经济发展积蓄思想、贡献力量。发布微动态,传递正能量。为进一步加强寒假期间对社会实践过程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典型人物以及我校青年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宣传,学生可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积极发布寒假社会实践的活动图片(每条35张,并注明照片时间、地点、事由)、事例、感悟(200字左右)等实名制信息,充分发挥网络、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传递北城温暖、北城活力,营造互相学习、互相促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