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表现为________力。通常固体、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气体间的作用力要________。
3.海南岛四面环海,从我们所学的知识可知海南岛一年四季的气温或早晚的气温应比内陆地区变化要________填“大”或“小”;而且在海南岛的白天海风是由________吹向________,到了晚上海风则由________吹向________,这都是因为水的________比泥沙要大。
4.把红墨水分别滴到热水和冷水中,________水变色更快。这一现象表明,温度越高,分子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在同样的烧杯中盛着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用同样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1)如果使水和煤油都升高10℃,我们发现加热________用的时间长。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的温度________,吸收的________
f一般是________的。为了比较物质的这一特性,物理学上引入了比热容这个物理量。(2)________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_______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下图是课本中的几个演示实验,指出它们各是演示什么现象的。
(a)是演示________;(b)是演示________;(c)是演示________;(d)是演示________。
四、计算题(共8分)1.在质量为500g的铝壶中盛有2kg的水,把这壶水从15℃加热到100℃共需吸收多少热量?〔c铝=0.88×103J(kg℃)〕
f2.常用的温度计有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两种,在制作过程中需对煤油和水银的有关特性加以比较.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情况下,试计算:①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银,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之比;②体积相等的煤油和水银,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之比。
物质煤油水银
附煤油和水银的密度和比热容比热容[J/(kg℃)〕密度[kg/m3]21×10308×103014×103136×103
五、简答题(共8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先做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g和200g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
f时间tmi
温度t℃降低漫度△t℃
表一m1=100g0481216363534333201234表二m2=200g246353433123
20315
24306
28297
32288
36288
时间tmi
温度t℃降低温度△t℃
0360
8324
10315
12306
14306
16306
(1)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2)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