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亦处于逆差地位。中国服务贸易还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等传统服务业上,而在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服务行业,中国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三)收入项目
f收入项目一直是逆差,主要是外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严重不对称造成的。经常转移顺差,且逐年增加,因为居民个人来自境外的侨汇收入增加。随着中国对外控制资产的增加,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经常转移上升。2005年之后,收入项目由逆差转为顺差,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对外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我国从境外获取的收益增长较快,使收入项目由逆转正。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不仅说明出口增加,同时也使中国获得了大量对外投资的能力,在大量的国际储备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之下,大量资本流入国内,是收入项目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2004年对外劳务输出比往年大大增加,劳工收入记在收入项目,收入项目顺差增加。二、资本与金融账户改革开放以来,资本项目顺差对中国国际收支总顺差的贡献要大于经常账户。直接投资是稳定的资本流入形式,是资本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波动性较大,时而顺差,时而逆差,其规模虽小,但对资本流动格局的影响不可忽视。(一)1998年资本与金融账户逆差原因: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造成大量资本外流。亚洲金融危机是20世纪末最重大的国际经济事件,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均受重创,危机使得亚洲国家的经济、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宏观经济不稳定,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结构不平衡。(二)2004年资本账户急剧增加的原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加,直接投资的增加仍然在资本账户增加中世主导地位。同时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人民币升值预期旺盛,促使证券投资、其他投资的增加。中美之间大幅度的利率差也吸引外资。2004年中国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而美国此时正值经济基本面增长良好,长期的地利率政策正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国际游资鉴于中美之间的巨大利差,自然而然选择中国作为投资对象。同时,03年中国金融机构改变了近年来不断增持境外证券的做法,纷纷将资金调回国内,促使证券投资其他投资的增加。其他投资主要指银行信贷,说明国外在中国信贷投资方面的增加。(三)2005年与2006两年证券投资与其他投资均为逆差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国内银行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