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月81415212230
6验收
五、施工工序测量放线→地表清理→河道清淤→淤泥外运→河底开挖→河岸修整
六、清淤施工方案
3
f1、测量放线测量人员首先对甲方交付的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复测无误后方能进行使用。并进行原始地貌的复测并申报数据。根据图纸划出红线及河底河岸边线。测量成果及时上报监理单位及上级单位。2、地表清理
根据测量人员标示出的红线位置,用50型铲车清理工程范围内的青苗及垃圾。清理后外运至指定堆放处。运输车辆应覆盖遮盖毡布,防止垃圾掉落。3、清淤方法
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地理位置,按照上游至下游的清淤顺序进行施工,挖掘机进入河道把淤泥收集装车,由于淤泥含水量大,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道路及周边环境污染,因此淤泥可晾晒后经二次装运运走。采取挖掘机进行开挖及倒运至河岸边,然后挖掘机装至自卸车,经自卸车将淤泥运至弃土场。2)、清淤过程中由于河堤标高无法清楚的检测到故需探杆一套,在一定区域内清淤完成后,检测人员立即用探杆检测清淤深度,避免出现漏挖或开挖深度不够的区域。
水下测量原则要遵循以下原则:a、根据水深、流速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深工具,并征得监理的同意。
b、测量断面间距以能正确反映实际工程量为原则,测量横断面按垂直河道中心线方向布设,河道曲线段布设成扇形断
4
f面,测深点的密度能反映水下地形特征,河道纵向稍稀,横向稍密,测量断面上的点间距应能正确反映断面形状,不得选用局部坑凹和突出物作为测点,地形平坦处测点间距不大于20cm,地形变化处适当加密,并在两边边坡部分加密。
3、河底清淤完成后应及时恢复河底边线,并插红色标杆作为标记。以此作为河底及常水位以下岸坡土方开挖的依据。七、施工进度保证措施(1)建立保证工期组织机构建立以本标段负责人任组长,现场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施工队队长为组员的施工进度领导小组。制定具体职责,推行工期目标责任制,采取有力措施,分阶段进行工期控制,实现分阶段工期目标,从而保证本标段工期总体目标的实现。(2)工期目标管理措施实行工期目标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签订包保责任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完善考核及奖罚制度,实行分工负责制,各职能部门进行目标管理,按其工序分工严格把关,围绕工期制定进度计划、工作计划,每月检查落实情况,每周召开工地例会,及时掌握施工动态,了解各工程进度情况,对未完成进度计划的查明原因,制订改进措施,使程进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