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广州市2014年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12.右图为《战国采桑宴乐射猎攻战纹铜壶》的纹面。从上至下,第一层是采桑和习射的场面,第二层是猎射和宴?的场景,第三层是水战和攻城战的场面。这反映了当时A.战争频繁社会动荡C.人们开始养蚕缫丝织绸率由是出。”材料描述的制度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B.青铜制造处于鼎盛时期D.人们普遍过着采集渔猎的生活
13.“天下之士群趋而奔向之。上意所向,风俗随之,人才高下,士风之醇漓,
14.南宋时徽州人均耕地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时22亩,清康熙时15亩。然而当地很多村落却在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明清时期走向了鼎盛。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耕作方式改进,土地利用率提高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经济繁荣B.商品经济发展,地域性商帮兴盛D.经济重心南移,徽州村落得到开发
15.作为临时国会的参议院,自1912年1月28日在南京成立,中间经一次改选,至1913年4月8日在北京自行解散,在1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开会220次,议决230余案。这一系列会议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C.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两段时期,其原因是起止时间文章篇数“文革”1915191877007819191922631245192319261282514B.是对议会政治的实践D.核心议题是制定《临时约法》
16.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19231926年的频度高于前
A.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原因是A.对外贸易的发展
B.十月革命的影响D.土地革命的开展
17.中国在19651976年间出现了三次经济复苏回升,分别是在1965年、1973年、1975年。其出现的共同B.“大跃进”的推动C.实施“一五”计划D.纠正“左”倾错误
18.“七七”是中国一个承上启下的年头。这以年,我们沉睡了十年的民族醒了,它彰显了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对于中国历史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转折。材料描述的事件是A.卢沟桥事变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恢复高考制度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个人”作为单独的自治单位,独立于家庭、社区和社会秩序之类的集体性概念之外。有学者认为,“个人”所具有的这一内涵,“只有到了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才得以形成”。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应是A.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C.启蒙思想强调人的“理性”B.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D.《人权宣言》宣称人生而自由平等
20.某一力学规律“问世后200多年间,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