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后勤粮草物质的供给对秦国将是极大的压力,秦军利在速战。于是就决定采取依托有利地形,坚守营垒,以逸待劳来拖垮秦军的策略。秦兵屡次挑战,赵兵坚守营垒不出,秦兵无可奈何,就这样两军僵持了两年多。如果两军这样长期相待下去显然对秦军不利。秦相范睢就对秦王说;“要战胜赵军,必须用计策,使赵国把赵军带兵主将廉颇换掉,”于是秦王就派人携千金向赵国权臣行贿,使用离间计,挑拨赵王与廉颇的关系,散布流言说;“秦国所痛恨和畏惧的将领是赵括,而廉颇很容易对付,他很快就会投降”。赵王听到这些流言,以及得过赵国
f贿赂的权臣又对赵王说;“廉颇年老,作战不力,导致赵军损失惨重,而今又畏惧秦兵,坚固不敢出战,这样怎能打败秦军”。再加之赵王本就怨怒廉颇吃了几次败仗,再者,赵王出于战争对本国经济的巨大压力,也曾下过昭令,令廉颇出击秦军,廉颇没执行,赵王对廉颇的坚守不战也不满。因而就听信了这些流言蜚语。便派赵括代替廉颇为将抗击秦兵。
赵括何许人也,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赵奢之子,赵括曾跟随父亲征战多年,只是没有单独指挥过大军团作战。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也曾经在大殿上和赵王以及大臣们谈论过军事,讲得条条是道,大臣们有什么疑问,赵括都对答如流,一一解开,没有人能难倒他。所以,赵王和大臣们对他的映像不错。赵括也自命不凡,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但赵奢从不称赞自己的儿子赵括,赵括的母亲问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而我们的儿子赵括只轻率的讨论它,不知道变通。如果赵王不用他当将军也罢,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打败赵军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赵奢逝世后,赵括的的母亲一直计着丈夫说过的这翻话。当赵括的母亲得知赵王要派赵括为主将抗泰时,就到殿上请求赵王不要派赵括到长平为主将,并把丈夫生前的嘱咐说了一遍,接着又说;“儿子只会吹牛,没有实际经验,一谈起兵法,就目空一切,把用兵打仗看得象小孩了玩耍一样,这样的人是无法带兵打胜仗的。”可赵王只看从前赵括跟随其父赵奢征战多年,又听过赵括的军事理论,不信赵母的话。赵母只好请求赵王,说;“如果赵括有什么差错,请不要罪及家族,”赵王应允。
公元前260年,农历七月,赵括奉赵王之令,统率一部援军到长平接替廉颇为主将。赵括接任后,立即更换部队将领,又一廉颇的防守作战方针,主动出兵进攻秦军。在赵军开始对秦军发动进攻的初期,秦将白起使用骄兵之计,命令秦军故意打了几r